从生命体的形成开始,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一平衡机制就已经在人体内存在了。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这组基因,但这组基因在人体内的表达量却因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影响因素而异,生命过程中抑癌基因表达量降低,致癌基因表达量增高,人就会得癌症,反之则不会癌变。后天的因素是指:年龄的增长;压力的增大;环境的恶化;饮食的不健康;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亚健康和其它诱发癌症疾病的发生;等等。有了这样的后天环境的刺激,抑癌基因在人体内的表达量会下降,致癌基因表达量增高,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30年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有些地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而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的发病率很低,过了30年,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医疗水平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却反而有增无减呢?这就涉及到我们刚才提出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30年前,人民的饮食结构比较健康简单,无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这些外在因素对于基因这个内在因素的影响很少,因此从基因水平引发的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到了30年后的今天,高蛋白、高脂肪、烧烤类、腌制类食品的增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整个生命链都有不健康因素的污染,生活压力的增加等…, 打破了人体内的健康基因平衡机制,从而导致某些重大疾病的发生,癌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外在因素是如何影响基因,导致癌症的发生。
首先是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减退,人体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会逐渐减弱。机体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监视作用也越来越低,这种状态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一般人群自40岁起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人体中抑癌基因表达量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抑癌能力降低,从而促使癌细胞的生成。
其次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生命链的污染,特别是空气中、饮水中、食物中的化学等致癌物质浓度增加。以及长时间暴露在化学致癌物的环境中,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毒化学品,长期引用由污染的水和食物,患癌症危险性比常人高几百倍。而某些化学致癌物质,会直接导致人体内抑癌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影响蛋白表达的改变,致癌症的发生。
另外,有些癌症发生和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比如像吸烟、饮酒、吃过多的动物脂肪、睡眠不正常等,都是导致癌症的易发。公认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病的第一因素,烟草中主要致癌物多环芳烃类,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的人群得肺癌的几率要高出十几培。接触或食用某些致癌食品也是重要的致癌原因,有些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素(肝癌的主要致癌物),高温油炸的食品中所含有的苯并芘,腌制食品所产生的亚硝胺,都是高度致癌物,都会引起人体内抑癌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导致癌症易发。
“世界癌症日”由UICC于2000年发起,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2010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癌症同样可以预防”,要求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普及疫苗注射,广泛宣传超重、肥胖对癌症发病的影响,宣传摄取平衡膳食、保持充足运动的科学知识,鼓励大众进行合理防晒以及在社会各阶层进行戒烟宣教活动。此类措施从世界范围内,对于癌症的预防知识的普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何根本性地解决癌症的早期基因水平的预防和治疗,以上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拿戒烟戒酒这项措施来说吧,戒烟戒酒到何种程度才能知道自己未得癌症?换句话说,不吸烟不喝酒的正常人就一定不得癌症吗?这就引出一个癌症早期基因检测的概念,那就是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知自己是否有患癌的可能性,在基因水平上做到早期基因检测、早期基因调控和早期基因介入治疗,这是主动预防癌症发生的关键突破口。
芮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利用美国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了癌症早期基因诊断试剂盒,将癌症临床诊断技术从影像医学(成瘤后诊断)、蛋白标记物(癌症形成后的产物)提高到了基因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地做到了对癌症的预防,把临床上癌症成瘤后诊治提早到了基因水平的预防。这项技术可以提前5-10年预知被检测的人的体内抑癌基因的功能变化,提示此人是否会患癌症。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其他关于癌症方面的检测项目,比如大家听到的比较多的是癌症易感性检测,即SNP检测,主要检测DNA的突变点,预测个人患病的风险。一般而言,人类出生后基因变化不会很大,突变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并不是100%的正比关系,突变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可以改变,有的突变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帮助,有的突变也会被纠正,有的突变终生不会致病。即使测出基因型不好,也只能从生活方式和环境来改善,但具体达到何种改善程度,却无法预知,更无治疗可言。(在美国和德国用DNA突变分析仪和基因芯片技术来检测突变点,如乳房癌的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这是疾病基因相关的检查,与SNP检测不同)所以,SNP检测没有临床诊断意义。而我们做的抑癌基因检测是针对癌症疾病基因的检测,检测mRNA,就是检测基因中起功能作用的部分,因为RNA的表达量直接影响目的蛋白的生成多少。通过抑癌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内抑癌基因的功能,抑癌基因表达量高属于正常,表达量偏低就有患癌的风险,临床资料表明,可提早五年至十年预知将来癌症是否发生,提前做好癌症预防措施。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表达变化会受到外环境和饮食的影响,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基因的异常表达,产生许多致命性疾病。健康有益的饮食会是人体基因的表达更健康。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调控类产品“通用3号”,能将临床检测中抑癌基因降低的受试者的抑癌基因调控致正常水平。通用3号产品是把中国传统中医的食补理念与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采用传统中草药和食物进行配方的优化组合。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相比,我们的基因预防调控产品针对的是细胞癌变前期的基因表达改变,比目前临床上的成瘤后治疗提早五至十年甚至更早。此系列产品主要功效是提高机体抑癌基因表达量和功能,做到早期预防细胞癌变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而不会损伤其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