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在恐癌文化盛行的中国,由于对肿瘤缺乏正确认识,很多患者的确是死于患癌后的错误认知及“心死”后的一连串劣性心身反应。
在中国,癌症的威胁性到目前为止,还被“等于死亡”这一错误观念所主导。一旦惊悉自己患了癌症,绝大多数患者很快引起剧烈的应激反应。这时,不仅情绪极度低落悲哀,而且代谢率下降,热量消耗减少,胃肠功能受抑制,免疫功能低下,自主神经与内分泌功能大多处于紊乱状态,对自身、对现实和对将来都充满破裂、不连续的感觉,这样便加速了恶性肿瘤的发展与恶化。因此,纠正“癌=死亡”的错误认知,是有效治疗肿瘤首先要抓的关键环节之一。癌症只是一类慢性病,绝大多数癌症是可防可治,甚至可治愈的。
关于癌症的错误认知,除了消解“癌症等于死亡”、“生了癌自己必死无疑”这一类极其普遍的形式外,还包括癌症治疗“只有把癌细胞彻底消灭了,才会安全”,以及“癌症是虚症,需要补以营养”等错误。这些错误认知,对化放疗过度及滥补成风(食补、药补、保健品滥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同样有害于癌症的防治,同样需要加以纠治。
转自重庆商报